直击北仑集中隔离点:高效运转 和谐有序

时间: 2024-06-14 12:45:56 |   作者: 眼影

  连日来,北仑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面排查中高风险区域来仑返仑人员,迅速启用疫情防控隔离点,抽调精干力量,科学布控,统筹安排,确保集中隔离安全有序高效。当前,隔离点的运转情况怎么样?留观人员生活状况如何呢?记者前往隔离点进行了实地探访。

  位于恒山路上的某酒店是北仑区疫情防控隔离点之一。8月15日10点30分,16名隔离人员隔离期满,在办完相关手续后离开酒店。其中一位女士和记者说,今天解除隔离很开心,这些天在隔离点的伙食和住宿环境都好,和她一起走出隔离点的还有她11岁的女儿。

  今年8月1日,该隔离点正式启用,目前有密接、次密接人员140多人。该隔离点有医生、管理、后勤服务人员共10多人。他们严格按照的防控要求,划分“三区两通道”(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和清洁通道、污染通道),同时每天对公共区域进行两次消杀,工作人员每次穿脱防护服都有医务人员监督指导。

  来自北仑区中医院的医务人员胡慕华已在该隔离点工作了14天,还要在这里再工作7天。她说,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防疫要求,这些天都没有回家,稍有空闲时也很想家,但这里的工作确实离不开。有的隔离人员刚来时难免有情绪,工作人员会尽力疏导。8月2日,有位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来到隔离点时,情绪有些激动。工作人员耐心加以开导的同时,得知她儿子吃饭时有偏爱的水果和汤。工作人员立即上报并得到批准后,满足了这一要求。耐心细致的工作,很快化解了这位女士的情绪。解除隔离时她一再对工作人员致谢,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记者了解到,该隔离点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对隔离人员的生活也尽力给予个性化的照顾。今天中午11点,工作人员在整理调配即将分发的午餐时,与大多数人主食吃米饭不同的是,为一个房间一位牙口不好的老人准备了白米粥,给两个北方人分别准备了馒头、面条。该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已坚守了10多天,会产生厌战、怠战现象吗?胡慕华说,虽疫情防控的加强,隔离点的各项防控工作要求更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更强了,都有长期战斗,直至最后胜利的信心。

  今天,记者来到位于春晓的某酒店隔离点,只见酒店门口张贴着各项防疫规定,十分醒目。一楼服务大厅的墙上滚动播放各类防疫小贴士,桌上还放置了各类应急药品和消毒防护用品。该隔离点是目前全市顶级规模、隔离人员最多的,自去年3月28日投用以来,该隔离点一直承担着接收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以及入境船员的集中隔离任务。目前仍有密接、次密接人员217人在隔离中。隔离点严格落实“三区两通道”,实现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不交错、不混杂。隔离期间,医护人员除日常体温测量和核酸检验测试外,还对压力过大的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等。对于特殊群体的生活必需品,警务人员通过线下购买,代跑完成配送并严格做好消杀工作。

  来自北仑区经信局综合科科长的张峰是本次隔离点的“临时指挥员”。这几天,他和小组成员一起每天都在为做好隔离人员的服务保障、咨询解答、信息核对等工作奔波忙碌着。有时一天下来,他一个人接打了400多通电话。“因为得随时准备着,所以晚上基本上睡不好。但能够与来自不同战线的战友们在一起并肩战斗,想来也挺有意义的。”张峰说,他的团队还建立了50多个微信群,方便随时掌握隔离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来自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王兴华自7月31日来到隔离点执勤,她每天需要在三幢隔离楼间爬楼梯,为隔离人员测体温。每次执行完任务,脱掉身上的防护服,衣服都能挤出水来。原本8月14日就可以结束任务回家了,但是因为防疫需要,王兴华还需要再留一个星期。离开家已有14天,家中两个女儿一直盼着妈妈能够早点回去陪伴她们。此前从未离开过妈妈的6岁小女儿更是急得嘴角肿痛,但在接到指令后,王兴华还是“狠心”拒接了孩子的期盼,继续坚守。

  流动的人员、变化的团队,怎么样才能做到隔离点高效有序运转?秘诀在于“完善的组织架构+老带新的经验传承”。

  连日来,隔离点通过机关派驻干部、医护人员、警务人员和酒店管理服务人员的“四方共治”模式,立足隔离人员排查运送、人员力量和物资配备、隔离场所保障等方面,做到全方位立体化保障,实现北仑全区11个隔离点正常高效运转,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保障。

  “一方面,我们要求要求各相关单位选配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人员轮流参与隔离点执勤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在隔离点内部建立了一般问题四方会商、重大问题上报解决的程序,组建了包含隔离点管理、医疗保障、防疫物资配送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后援团。”北仑区委政法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朱宏海介绍,平时,隔离点执勤干部会不定期牵头召开四方人员代表交流会商,通报近期隔离点运行的相关情况,各方对提升防疫举措、完善后勤保障、相关事项协同合作等工作坦诚交流,极大的提升了团队的协调性和凝聚力。此外,在人员换班时,我们要求做到“一进一出”,确保“老带新”“传帮带”。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在防疫抗疫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朱宏海还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逐步优化工作体系和机制,确保隔离场所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连日来,北仑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面排查中高风险区域来仑返仑人员,迅速启用疫情防控隔离点,抽调精干力量,科学布控,统筹安排,确保集中隔离安全有序高效。当前,隔离点的运转情况怎么样?留观人员生活状况如何呢?记者前往隔离点进行了实地探访。

  位于恒山路上的某酒店是北仑区疫情防控隔离点之一。8月15日10点30分,16名隔离人员隔离期满,在办完相关手续后离开酒店。其中一位女士和记者说,今天解除隔离很开心,这些天在隔离点的伙食和住宿环境都好,和她一起走出隔离点的还有她11岁的女儿。

  今年8月1日,该隔离点正式启用,目前有密接、次密接人员140多人。该隔离点有医生、管理、后勤服务人员共10多人。他们严格按照的防控要求,划分“三区两通道”(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和清洁通道、污染通道),同时每天对公共区域进行两次消杀,工作人员每次穿脱防护服都有医务人员监督指导。

  来自北仑区中医院的医务人员胡慕华已在该隔离点工作了14天,还要在这里再工作7天。她说,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防疫要求,这些天都没有回家,稍有空闲时也很想家,但这里的工作确实离不开。有的隔离人员刚来时难免有情绪,工作人员会尽力疏导。8月2日,有位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来到隔离点时,情绪有些激动。工作人员耐心加以开导的同时,得知她儿子吃饭时有偏爱的水果和汤。工作人员立即上报并得到批准后,满足了这一要求。耐心细致的工作,很快化解了这位女士的情绪。解除隔离时她一再对工作人员致谢,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记者了解到,该隔离点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对隔离人员的生活也尽力给予个性化的照顾。今天中午11点,工作人员在整理调配即将分发的午餐时,与大多数人主食吃米饭不同的是,为一个房间一位牙口不好的老人准备了白米粥,给两个北方人分别准备了馒头、面条。该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已坚守了10多天,会产生厌战、怠战现象吗?胡慕华说,虽疫情防控的加强,隔离点的各项防控工作要求更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更强了,都有长期战斗,直至最后胜利的信心。

  今天,记者来到位于春晓的某酒店隔离点,只见酒店门口张贴着各项防疫规定,十分醒目。一楼服务大厅的墙上滚动播放各类防疫小贴士,桌上还放置了各类应急药品和消毒防护用品。该隔离点是目前全市顶级规模、隔离人员最多的,自去年3月28日投用以来,该隔离点一直承担着接收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以及入境船员的集中隔离任务。目前仍有密接、次密接人员217人在隔离中。隔离点严格落实“三区两通道”,实现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不交错、不混杂。隔离期间,医护人员除日常体温测量和核酸检验测试外,还对压力过大的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等。对于特殊群体的生活必需品,警务人员通过线下购买,代跑完成配送并严格做好消杀工作。

  来自北仑区经信局综合科科长的张峰是本次隔离点的“临时指挥员”。这几天,他和小组成员一起每天都在为做好隔离人员的服务保障、咨询解答、信息核对等工作奔波忙碌着。有时一天下来,他一个人接打了400多通电话。“因为得随时准备着,所以晚上基本上睡不好。但能够与来自不同战线的战友们在一起并肩战斗,想来也挺有意义的。”张峰说,他的团队还建立了50多个微信群,方便随时掌握隔离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

  来自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王兴华自7月31日来到隔离点执勤,她每天需要在三幢隔离楼间爬楼梯,为隔离人员测体温。每次执行完任务,脱掉身上的防护服,衣服都能挤出水来。原本8月14日就可以结束任务回家了,但是因为防疫需要,王兴华还需要再留一个星期。离开家已有14天,家中两个女儿一直盼着妈妈能够早点回去陪伴她们。此前从未离开过妈妈的6岁小女儿更是急得嘴角肿痛,但在接到指令后,王兴华还是“狠心”拒接了孩子的期盼,继续坚守。

  流动的人员、变化的团队,怎么样才能做到隔离点高效有序运转?秘诀在于“完善的组织架构+老带新的经验传承”。

  连日来,隔离点通过机关派驻干部、医护人员、警务人员和酒店管理服务人员的“四方共治”模式,立足隔离人员排查运送、人员力量和物资配备、隔离场所保障等方面,做到全方位立体化保障,实现北仑全区11个隔离点正常高效运转,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保障。

  “一方面,我们要求要求各相关单位选配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人员轮流参与隔离点执勤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在隔离点内部建立了一般问题四方会商、重大问题上报解决的程序,组建了包含隔离点管理、医疗保障、防疫物资配送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后援团。”北仑区委政法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朱宏海介绍,平时,隔离点执勤干部会不定期牵头召开四方人员代表交流会商,通报近期隔离点运行的相关情况,各方对提升防疫举措、完善后勤保障、相关事项协同合作等工作坦诚交流,极大的提升了团队的协调性和凝聚力。此外,在人员换班时,我们要求做到“一进一出”,确保“老带新”“传帮带”。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在防疫抗疫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朱宏海还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逐步优化工作体系和机制,确保隔离场所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关注微信平台
获取更多实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