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校长严纯华:抓好提升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四大问题

时间: 2024-06-22 18:09:53 |   作者: 眼影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是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动力是创新,根本靠人才。世界强国崛起无一不靠先进教育的发轫和支撑,世界科学中心的每一次转移也均源于教育引领。当今世界正处于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的“十字路口”,更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带给人类冷静、清醒和睿智。高校应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战略思维,统筹推进先进育人文化建设、学科专业发展重塑、教育教学要素整体优化、教师能力提升,全方位优化育人体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服务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回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最早的办学目的主要在于知识传承和文化弘扬,教学和育人是大学贯穿始终的第一个任务。十九世纪初期,世纪交替之际,全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共同的回顾反思期,形成了重视本科教育、回归大学初心、倡导专业整合、改革教学内容和技术、重视信息技术和实践技能提升的共识。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基本是按照“学校—学院—学科&专业—干部、教师、学生”的层级模式,虽然各级的育人初心一致,但发展诉求各有侧重。而对于教学组织和管理来说,其基本规律应是“学科&专业—教师、学生—学院—学校”。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体、学生为中心,学科和专业是教学组织的基本单元,知识传承创新、人类文化文明进化和生活品质提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是教学改革的标的。学院是教学工作的责任单元,也是实现科学、公平评价和教研平衡的关键,必须把握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向,对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培养过程、教学质量进行把控。学校提供资源配置方案、绩效评估原则,研究大学、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和规律,结合实际提出学科和专业发展、增减要求,指导和督促学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当前,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如果单纯做研究,研究院所和企业可能比大学更“专业”。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首先必须关注教育。同时,对于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师来说,教学是天职,属耗时费力的抱石上山过程;科研是兴趣和需求,是滚石下山过程;科学公平的评价和绩效体系就成了杠杆支点。为此,高校应始终把教育教学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和发展的生命线,在教师评优评奖、绩效评价、晋升晋级等方面,充分肯定教学贡献,切实形成教学与科研平衡、教学重于科研的良好氛围。要逐步强化“校院系(教研室、课程组、教学中心、实验实训中心)三级建制、两级管理、重心在院”的教学管理体制,深化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团队建设,增强学院的教学管理自主权,让学院真正承担起教学管理、改革、审议和决策的职能。要充分用好评价和绩效体系这一杠杆支点,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全校树牢“把钱花在教学、花在学生成长上是最值得的投入”的思想观念,加快培育和弘扬优秀育人文化。

  当今世界,一切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问题都不是依靠单一的、基于“理想模型”的教育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由多学科多领域相互交叉、融合支撑来合力解答。对于大学来说,学科是为研究而设的结构单元,专业是为教与学而设的单元,学科和专业是人为设定的,学科是专业的研究平台、专业是学科的教学界面,它们都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组织。学科设置因科研方向的灵动和问题导向的需求而易变,专业设置则因知识传承的相对滞后、教学体系建设的周期性、用人单位的理解性等原因而缓变。从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从斯坦福大学1998年推出“Bio-X计划”,到哈佛大学2007年成立第一个“跨学院系”——干细胞与再生生物学系,再到2022年5月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将“推动跨学科、超学科的开放和交流”列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六大变革方向之一,多领域交叉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近年来,我国格外的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密集出台了一批加快交叉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政策文件,加速推进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育人。2023年5月,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2022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入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创新交叉融合机制”等重点任务。截至2024年1月,全国新增了量子科学与技术等39个目录外一级交叉学科点与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6196个目录外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点。

  高校应遵循学科底层逻辑,按照“强化学科交叉、淡化专业壁垒”原则,创新探索面向对象或问题的学术组织设置模式,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甚至院系组织体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创造交叉环境生态,形成问题导向的综合知识传授和实践训练体系。要整合资源搭建交叉平台,鼓励不同学科的师生深化交流、互鉴互促,以一流科研成果反哺一线教学,合力开发体现多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逐步的提升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意识和能力。要重塑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完善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与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紧密连接的微专业、跨学科课程等体系,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扩充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动,人类社会将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在这个智能时代,大学与社会的“围墙”将被打破,大学不仅要保持思想和文化引领上的“象牙塔”、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发动机”地位,还将更多关切贫困、教育、健康、环境、气候、生态、资源等全球经济、文化、文明和永续共生问题。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教育的开放,不仅体现在突破以地域边界为代表的物理“围墙”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更应体现在人才培养各环节联动、各要素集成、各主体协同等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改革,体系化推进教育教学组织模式、培养机制、内容方法、理论实践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明显提升。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仍不同程度存在着广义上的“开放”程度不高、内涵不深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不够,课程教学体系、模块和内容、教学技术、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本研贯通尚未实现连续学程与育人要素贯通相统一等。

  高校应依托于信息技术广泛汇聚国内外优质教育和创新资源,加速提升优质课程供给能力,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为学生创造多资源开发、多情景展现、多形式交流的学习环境。要着眼人才培养全周期,加快优化“招生—培养—深造—就业”育人链。在这个链条中,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教&学&研”的质量;培养质量决定招生、深造和就业水平,后者是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直接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鱼”“渔”兼授的必然要求,旨在使学生具备应对未来生活和职业挑战的基本素质。要注重课程、教材、实践以及考核指标等的整体性、模块化建设,构建适应“数字一代”大学生认知规律,适应科学前沿拓展、技术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模式和载体,健全完善本研长周期一体化人才教育培训机制,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精深并重”学习。同时,要一直在改进“思政课程”的教学形式,使之与“课程思政”相协同,在不同的阶段给予学生“入汤有味的盐”,真正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世界大势、时代所需,并将成为提高高等教育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关键。数据科学、AI将慢慢的变成为像数学、哲学一样的基础性通识课程。同时,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均衡化也将在信息化技术的赋能下,以数字化教育的形式获得推进。2023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技术运用于教育:谁来做主》(《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 tool on whose terms》)指出,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实际效果受整体环境、教师意愿和准备程度、教育水平和国家收入等多种要素影响;“技术融入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学习成果上“为改善学习助力”,而不是放在数字输入上。这更强调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理性原则,为数字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国大力部署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数字化的标准规范,持续做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在全球数字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但客观来看,我国教育数字化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以教师综合素养与教育数字化发展协调性不够为主要矛盾,这极大影响了数智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效能。

  高校应遵循教育的数智化特性,快速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围绕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这一目标努力提高教师适应数智时代的综合素养,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化思维方法、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知识再生产能力、数字素养和技能等,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数智化的教师队伍。要增强教师育人自觉,进一步强化教学实绩在教师荣誉体系和考核评价中的主导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成就感,促使其由“要我教学、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教学、我要发展”的主动追求。对于教学活动,课堂是否精彩依托于教学技能,是否有效依托于教导学生的经验,是否有内涵则依托于教学知识。要加快构建完善融通教师职前和职后教学能力发展体系,有组织地组织教师交流、培训、进修,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多媒体互动交互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主动为学生提供问题导向、集成式的知识学习过程,逐步的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原文链接|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抓好提升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四大问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关注微信平台
获取更多实时资讯